转自校新闻网 2012-06-12 点击数: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高频交易是一个很新鲜甚至有点陌生的概念。事实上,伴随着国际电子技术以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频交易在美欧各国已经发展多年,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国股票市场近60%的交易额是由高频交易完成的。日前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高频交易:超越巴菲特和索罗斯的证券投资新模式》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隆重举行,与会的海内外专家介绍了高频交易的最新状况以及特点,并就高频交易对中国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高频交易是电子化交易的尖端,它将计算机技术、数学分析和金融投资高度结合,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尺度上完成交易。”高频交易领域专家佩雷斯在会上表示,通过大幅缩短两次交易的时间间隔,高频交易降低了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减小了投资风险。佩雷斯指出,高频交易带来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场革命,机构投资者为了在高频交易领域获取领先优势,不断开发新的投资技术,搭建先进的电子化投资系统,这导致了欧美各大金融投资机构的“军备竞赛”。佩雷斯表示,高频交易具有高速、主机代管、交易时间短暂等特点。
目前高频交易在欧美金融领域已经运用广泛,但在中国仍是新生事物。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很多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以及私募基金都在积极开展小规模的“次高频”交易,并取得了不错的绩效。对于当下不断发展的中国金融市场来说,高频交易意味着什么?中国监管者又需要关注那些风险呢?“高频交易往往以千分之一秒为计时单位,这样对交易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在2010年5月,美国市场发生了闪电似的崩盘:在半个小时之内,美股指数下跌超过500点。这成为高频交易中的一个焦点事件。由此人们不得不对高频交易系统性风险以及如何控制风险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高频交易往往以短期必须有波动性为收益条件,这意味着市场的情况一弱化,高频交易将导致大量的资金撤出或者蒸发,由此带来监管者对高频交易可能伤及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担忧。”曾就职于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的对外经济贸
“就高频交易在中国现在的适用性问题,我同意
“佩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news.hexun.com/
分享到:
【关闭】
新闻类别:贸大新闻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