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04-06-02 点击数: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
网络教育学院开展2003年年报年检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04]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
为了规范我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以下简称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行为,加强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促进网络教育进一步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网络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我部继续对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实行年报年检制度。现将2003年度年报年检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年报年检工作是加强对试点学校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年报年检要贯彻“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保证质量”的方针,各试点学校主管领导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年报年检工作的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对网络教育学院自我检查工作的领导与监督,以确保年报年检工作顺利开展。
二、各试点学校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8号)精神,按照《2003年度教育部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开展年报年检工作的实施意见》、《2003年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自我检查要点》、《2003年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基本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一、二、三)的要求认真做好自查和年报工作。上报材料要真实、准确,我部将对试点学校进行随机抽查,如发现有不实或者造假问题,将严肃处理。
三、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2号)的要求,做好2003年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以下简称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检查评估工作,并于
四、各试点学校要加强自查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违规招生、考试作弊和校外学习中心(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自我查处力度,落实规范管理措施。
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要参加2003年年报年检工作。中央电大也应按要求结合试点项目的特点,制定面向电大系统年报年检工作实施办法(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印发)。
六、我部将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2003年年报年检工作,通过“高等学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平台”实现年报年检的网上申报、自动统计分析、网上评审。高等学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是一套基于互联网,面向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三个层次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各试点学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我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系统平台的使用与管理(使用要求与培训安排另行发文通知)。
七、2003年度年报数据统计起始日期为
请各试点学校接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之内将本校负责年报年检工作的部门、负责人(联系方式、电子邮件等)报我部高等教育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邮编:100816,联系人:范新民 刘英,电话:010-66096266,传真:010-66020758,电子信箱:dce@moe.edu.cn。
附件:
一、2003年度教育部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开展年报年检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2003年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自查要点;
三、2003年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基本情况统计表
四、2004年报年检电子数据报送方法
教育部办公厅
二○○四年三月一日
附件一:
2003年度教育部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
学院开展年报年检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规范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以下简称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行为,加强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促进网络教育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我部从2001年度开始对试点学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实行了年报年检制度。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8号)文件精神,根据2002年度年报年检工作的情况,现提出2003年度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开展年报年检工作(以下简称年报年检工作)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所有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必须参加2003年度年报年检工作。2003年度年报年检工作由我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实施。
二、2003年度年报年检工作包括学校自检、年报、抽查和年检四个工作步骤。
1.学校自检是试点学校根据我部《2003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自查要点》的要求进行自查,以及填写《2003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基本情况统计表》和进行年度统计分析。
2.年报是试点学校根据我部《2003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自查要点》和《2003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基本情况统计表》的要求,进行自查和年度统计分析后形成的年度报告,由试点学校行文报我部,同时通过高等学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平台报送电子文档。试点学校上报的年报必须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分析到位,不得隐瞒或虚报。
3.抽查包括我部根据工作需要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进行的专项检查;我部聘请专家对年报材料中可能失实的内容或社会反映较大的有关问题进行的复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试点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检查评估和抽查。
4.年检是我部聘请专家组根据各试点学校的年度报告、我部的抽查结果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试点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年度检查评估以及抽查的结果,对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进行的年度综合审查。年检结果由我部审核批准并于2004年8月底前公布,各试点学校须认真按我部公布的年检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措施报送我部。
三、2003年度年报数据统计起始日期为
四、年检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试点学校的年检结果将定为不合格:
(1)试点学校在开展网络教育过程中,严重违反了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
(2)试点学校的网络教育工作存在严重的不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或其它严重问题;
(3)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期限内上报年报材料;年报年检内容严重失实;拒绝参与年报年检。
2.对于年检结果为不合格的试点学校,我部将组织复查,并根据学校网络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予以下列处理:
(1)责成试点学校暂停部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招生资格,并进行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招生;
(2)责成试点学校暂停部分网络教育专业的招生,并进行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招生;
(3)责成试点学校停止网络教育招生若干年,并进行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招生;
(4)取消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资格。
附件二:
2003年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院自查要点
一、学校对网络教育的定位、管理体制和监控措施
1.1学校领导对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在规范办学和加强教育质量管理上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网络教育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的表述;
1.2学校对网络教育的定位和网络教育学院自身的办学定位;校内网络教育(含非学历网络教育)的归口管理情况;
1.3网络教育学院与学校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务处、院系所之间职能分工和工作协调情况;
1.4网络教育学院开发的网络课程课件等教学资源在校内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1.5校企合作办学的试点学校,说明公司的参与程度以及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情况;
1.6学校对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和对行业内办学的管理办法;
1.7学校对本校网络教育的质量和各项工作的监控措施;
1.8学校领导对本次年报内容的真实性的承诺。
二、招生方式
2.1本年度学校网络教育的招生方式,要给出每种招生方式的具体录取办法、录取条件和录取比例,列举办学类型、招生层次及对象,分项说明(重点说明本校对教高[2002]8号、教电[2003]369号等文件的贯彻以及落实执行情况);
2.2自主招生工作情况(包括本年度自主招生的政策,自主考试招生的程序,自主招生入学考试课程的选择、考题的水平、阅卷的规范管理,以及自主考试学生录取的比例等);
2.3本年度招收的全日制高中起点普通本专科学生数及按照我部相关文件精神的处理情况;
2.4招生及学籍的建档情况(包括自主招生的考卷建档、成绩建档情况);
2.5招生宣传的审批程序(包括试点学校自身的招生宣传审批程序、试点学校委托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招生宣传的审批程序和宣传内容),招生广告的发布形式和发放范围(分类说明,附招生简章);学校对招生宣传(含委托校外学习中心(点)进行的招生宣传)的真实性的检查措施和落实情况,有无发布模糊和虚假信息误导社会的情况。
2.6招生过程中试点学校与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责分工及控制管理办法;
2.7为什么要选择几种招生方式,并做利弊分析;
2.8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程序。
三、在学考试办法
3.1加强考风考纪,规范考试工作的主要措施;对考试违纪的查处情况(参考人次、考试违纪人次、比例、情况分析)
3.2学习课程的考试方式、考试地点以及监考方式,考试地点的设置原则、条件(附历次考试的考点数及监考教师、巡考教师数);
3.3学习课程的考试及格率情况(按课程类型进行说明),并根据结果做针对性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3.4学习期间形成性考试的情况(说明评价指标、手段,评价的方式和措施),学习期间阶段性考试的情况(要说明时间、次数及考试科目等);
3.5学生毕业考试的情况,要说明考试内容(科目)设置及其意义等;
3.6阶段性考试和毕业考试的组织与监考方式及成效;
四、教学方式
4.1教学组织的方式(要说明教学的时间),实验实践环节的安排(包括时间、方式、质量效果考核等);
4.2教学媒体手段的种类、组合方式及使用情况(说明每一种类型在教学中的覆盖面和比例);
4.3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促进师生交互,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媒体形式和使用方式;
4.4针对网络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师参加网络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教师参加网络教育教学的培训方法和措施;教师接受网络教育教学的培训情况(列出人数、课程、时数和考核结果等)
4.5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办法和方式;
4.6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讨。
五、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5.1教学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学校层面),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5.2教学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包括媒体组成类型和数量、远程教育课程包的类型与数量等);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标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效果;
5.3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开发工具、教学平台(开发工具和教学平台请列出开发者名称、工具或平台名称、使用方式等);
5.4校内及校外的学分互认、资源共建共享(包括非学历教育)机制的建立;网络教育学院开发的网络课程课件等教学资源在校内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六、学生支持服务
6.1对学生支持服务的措施和效果(包括数字资源的开发,组织指导的时间间隔,在授课过程中和课余时间,提供给学生的教学资源服务,对学生远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培训方式、比例数等等);
6.2对学生各类支持服务的措施和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对学生支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3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具体说明教师数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6.4对学生各类实验和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质量的措施和办法,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6.5网络教育形式下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加强和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学风建设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七、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的规范问题
7.1对承建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合作方的资格要求;
7.2对校外学习中心(点)环境、当地政府及社会的支持的要求;
7.3校外学习中心(点)的设置的标准(包括软件、硬件和人力资源);
7.4试点学校和校外学习中心(点)的职责(包括合作双方的责任,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能、机构设置);
7.5试点学校对校外学习中心(点)的管理、监控、考核办法及人员培训;
7.6属于行业办学的校外学习中心(点)的设置条件和管理办法;
7.7依托我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情况(中心数、专业数、学生数、支持服务情况、存在问题、分析与建议等)
7.8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审批情况(具体说明执行教高[2003]2号、教高司函[2003]173号文件的情况,已设立的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审批情况,对未获审批的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处理措施、关停并转办法,妥善安置和转移在学学生的办法);
7.9试点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对校外学习中心(点)的公布情况(包括名称、依托建设单位、地址、负责人、联系方式、是否获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等信息);
7.10试点学校对校外学习中心(点)违规招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查处情况;
7.11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措施。
八、毕业资格审定与学位授予
8.1毕业条件的具体规定(包括对英语等级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要求、主干课程平均成绩要求和毕业考试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分项说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上网情况(上网内容应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评分等级)
8.2对学位条件的要求(包括对英语等级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要求、主干课程平均成绩要求和毕业考试要求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分项说明);
8.3毕业证书的层次和发放程序(附毕业证书的样本),学位证书的发放程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分项说明);
8.4毕业率情况,获得学位证书的比例情况;
8.5毕业生的社会反馈或评价。
九、试点学校条件
9.1网络教育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情况(说明学校归口管理情况,提出落实统一归口管理的措施);
9.2网络教育机构的硬件条件满足教学需求的情况(包括局域网、各类服务器、Internet带宽);分析说明招生规模与本校网络教育教学支持服务水平是否相当;规模、效益、质量三者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9.3网络教育机构的专职管理队伍情况、开发队伍和课件制作队伍的基本情况和培训情况(说明每个部门的实际人数,管理人员的人数及比例,以及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的人数及比例);
9.4网络教育机构的师资配备情况和师资培训情况(包括师资来源、专职师资比例、文字教材来源等);
9.5试点学校制作网络课程课件的能力与使用后的教学效果;
9.6资金来源及收费情况(包括学校投入、自筹资金以及吸收社会资金情况及比例;学费收取标准和相关政策,提供物价部门各类收费的批准文件;各校外学习中心(点)有无乱收费现象)。
十、本校在网络教育方面的办学特色
10.1本校在网络教育方面的办学特色情况,包括专业设置、非学历继续教育、技术路线、资源建设、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支持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工作思路;
10.2本年度本校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校内机制、管理、校企合作机制等)。
十一、面向西部办学、支持西部教育情况
11.1学校在推动西部教育方面采取的相关措施(包括专业设置、教学中心布局、招生规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
11.2学校采取的推动西部教育的有关政策、措施配套落实情况;
十二、自我评价
12.1学校对各类举报和意见的查处情况和处理措施;
12.2本校开展网络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情况;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优势和不足,以及对策和建议(要说明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期限)。
十三、2004年工作思路
13本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定位以及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的措施。
十四、主管校长签名
附件四:
2003年年报年检电子数据报送方法
1.本年度年报年检电子数据采用网上上报方式,用户访问http://wljy.moe.edu.cn,登录高等学校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进行数据上报。
2.用户在使用系统前必须进行用户注册,目前系统只接受院长用户的注册。教育部系统管理员对已注册的院长用户进行权限分配,激活该用户。
3.院长用户被激活后,可以将本院数据上报工作分配给本院其他用户,按权限进入系统进行数据上报。该操作由院长用户定义。
4.系统的具体使用可参照系统使用说明文档执行,该文档可以从http://wljy.moe.edu.cn/download/shuomingshu.zip上下载。
5.技术支持服务和咨询电话:010-62141280转26,联系人:刘怀恩,张 春。
分享到:
【关闭】
新闻类别:政策专栏 > 正文